1.设备运行情况及主要技术参数
1.2250产线粗轧机架R1、R2出口侧下除鳞集管的原始设计,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:
• 原设计集管相邻两喷嘴之间在轧制过程中,存在无叠加量情况,易造成条状氧化铁皮残留,分析原因,未考虑除鳞时输钢辊道标高与轧辊标高的差异;
• 原设计集管喷嘴上的基座及支管无防护装置,在实际使用过程中,易造成基座因碰撞、拆装等,产生弯曲甚至焊口开裂等问题;
• 原设计集管上的排污孔装置,在实际使用时容易造成因压力过高导致堵住排污孔的螺纹损伤,造成集管报废。
2.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,2020年4月,日照海跃建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结合以往的经验,并与我部工艺组进行了深入的沟通,针对2250粗轧机架R1、R2出口侧下的除鳞集管进行了重新的设计,至2020年6月制作完毕,设计的亮点包括:
• 新设计集管,缩短了14.5mm基座及支管的长度,即将使用时的除鳞高度降低了14.5mm,同时调整了喷嘴的喷射角度,由原有的30度喷射角度喷嘴更换为34度喷射角度喷嘴,保证了叠加量在10至15mm;
• 新设计集管,在基座及支管焊接部分加入了防护装置,保护了基座及支管的焊口完整;
• 新设计集管,去除了集管上的排污孔的装置,原因是高压条件下,堵住排污孔的螺纹连接非常容易损坏,造成集管的损伤,高压条件下,一旦损伤此螺纹孔,将无法修复,此设计避免了集管的意外报废。
2.直接经济效益
• 2020年7月1日至今,经过约11个月的使用,
现场安装完好,除鳞效果明显改善,改造前,喷嘴重合度约18-22mm,且在更换周期内,集管角度容易出现异常现象。集管改造之后,在机时间内,打靶印记清晰,重合度减小到10-15mm以内,且集管角度未出现异常现象,满足要求。
(改造前打靶印记照片)
(改造后打靶印记照片)
集管开始上机时间2020年7月1日,根据集管现在在机情况,打靶效果清晰;集管的使用寿命方面,由于对焊接基座及支管的防护,起到了保护焊接基座及支管连接的作用,提高了集管的使用寿命,排污孔的去除,减小了因为排污孔螺纹损坏造成的集管意外报废,故新集管的更换周期预计较改造之前的原始设计提高约2到3倍。在6个月的试用期内,满足使用要求,建议推广使用。
• 经现场跟踪,新型除鳞集管在使用、安装、维护等多方面,均较原设计的除鳞集管有了很大提高,表现在:
使用方面,旧型号集管在机使用期间,集管角度容易发生变形,喷嘴重合度较大,约20mm。新集管使用之后,集管喷嘴角度始终保持正常,喷嘴重合度约10-15mm,重合度减小,除鳞效果明显改善。
安装方面,保持与原设计集管同样的安装方式,无任何更改;
维护方面,去除了排污孔的设计,增加了焊接基座与支管之间焊口的保护装置,不需担心因排污孔螺纹损坏造成的集管意外报废,及焊接基座与支管之间焊口的开焊。集管使用周期内,除鳞喷嘴更换或清洗时,拆卸螺母经常会有多个焊接基座安装破损情况。新集管更换之后,未出现类似情况,集管的使用寿命显著提高。